前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,在清华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做了一个开场演讲,主题是美国大学教育。他讲的很多东西,对我们理解美国大学教育,有很大帮助。
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
施一公说,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,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,独立思考能力,以及沟通能力。他认为,这些能力,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。
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
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,和中国大学很不一样。中国大学的教学方法,主要是填鸭式,老师讲,学生听。而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,则是启发式,老师引导,学生参与。
施一公说,启发式教学方法,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。因为,在启发式教学中,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、去质疑、去探索,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。
美国大学的评估方式
美国大学的评估方式,也和中国大学很不一样。中国大学的评估方式,主要是考试,而美国大学的评估方式,则是多元化,包括考试、论文、作业、课堂表现等等。
施一公说,多元化的评估方式,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。因为,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记忆力,而论文、作业、课堂表现,则可以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、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。
美国大学的校园文化
美国大学的校园文化,也是很独特的。美国大学的校园,是一个开放、包容、自由的学术环境。在校园里,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,自由地参与讨论,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。
施一公说,这种开放、包容、自由的学术环境,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。因为,在这样的环境中,学生可以不受束缚地思考、探索,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。
给中国大学生的建议
最后,施一公给中国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建议。第一,要学会独立思考,不要人云亦云。第二,要学会批判性思维,不要盲目接受别人的观点。第三,要学会沟通,要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、准确地表达出来。
施一公说,这三点建议,是他在美国大学教育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。他希望中国大学生,也能从这些建议中受益,成为独立思考、批判性思维、善于沟通的新一代青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