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注意没有,一千多年前,成都可是个留学胜地。唐朝时,就有数百名留学生从海外来到成都求学。在当时,成都可是全国四大教育中心之一,和当时的长安、洛阳、扬州齐名。想想看,那时候的成都,走在街上就能遇到来自波斯、大食、日本、新罗等国家的留学生,是不是很国际化?
留学目的:学习中国文化
这些留学生来成都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学习中国文化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包容的朝代,当时的中国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吸引了大批外国学者慕名而来。这些留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,了解中国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各个方面,为自己的国家发展取经。
求学生活:勤奋刻苦
来到成都的留学生可谓是学霸云集。他们刻苦学习,勤奋钻研。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,他们还会到书店购买书籍,深入钻研中国文化。成都的藏书楼藏书丰富,为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。在《新唐书》中就有记载,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成都生活期间,几乎读遍了成都藏书楼的藏书。
文化交流:双向受益
留学生的到来,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,也促进了成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。留学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自己的国家,而他们也将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成都。例如,日本留学生将日本遣唐使带来的先进造船技术传授给了成都的工匠,促进了成都造船业的发展。
影响深远
留学生在成都的求学经历,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们回国后,有的成为了政治家,有的成为了学者,有的成为了外交官,为自己的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。例如,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后来成为了新罗的宰相,他将唐朝的科举制度引入了新罗,促进了新罗的社会发展。
小知识:留学生数量
具体有多少留学生到成都学习,史料记载不一。有的说有数百人,有的说有上千人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留学生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。这些人云集成都,共同学习,为成都增添了浓厚的国际化氛围。
所以,下次去成都,可以想象一下,一千多年前,这里曾是留学生们求学的圣地,他们在这里求知若渴,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。谁说四川只有火锅和熊猫,成都还是个有故事的城市!